焦点娱乐

你的位置: 焦点娱乐 > 业务范围 >
业务范围
道德之生命启示录——《道德经》悟读【第五十六章·智者不言】
发布日期:2024-08-23 05:49    点击次数:67

智者不言总流芳,

无意争春梅自放。

乾坤浩大容我静,

浮华万千任人忙。

图片

【原文】

知者(智慧之人)不言,言者不知。

塞其兑(口眼耳鼻等),闭其门(欲望之门),挫其锐(不露锋芒),解(消除)其纷。和(收敛)其光,同其尘(混同于世俗)。是谓玄同(玄妙的同一世界)。

故不可得而亲,不可得而疏,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,不可得而贵,不可得而贱,故为天下贵。

【悟读】

图片

常和同好争高下,

不共傻瓜论短长。

“科学求真,道德求善,艺术求美”。真善美,是人类幸福之本质。功利社会之芸芸众生往往舍本逐末,为名为利不惜舍弃生命之本源。

傅雷之墓碑上刻有十二字,“赤子孤独了,会创造一个世界”,表达了他一生的赤子之心。

“道、德、经”三字告诉人们,有一个亘古不变之大道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为万物之所宗。人行于道,则会有德;悟道积德,可行天下。

“和”是中华文化之重要符号,是“道”之重要表现,和合二仙是民间传说之神,主婚姻和合,苏州寒山寺为中国和合祖庭。本章老圣人再次强调了和合之生命智慧。

“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;是谓玄同”,大意是,削去锋芒,韬光养晦,厚积薄发;除去杂念,虚柔不盈,化解纷扰;和合光彩,居上不骄,不自张扬;吸其尘埃,居下不恼,忍辱负重。

收敛羽翼,藏匿锋芒,方显韬光。很多的时候,我们不知道风会从哪里来,知隐善忍,和光同尘,也许可以更好的保全自己。个性张扬,不懂蓄势,总被岁月所斫伤。一如春花,浓烈奔放,却总被风吹雨打而凋零。

“和光同尘”,是一种处世态度,要求众生须知独处,不卑不亢,不狂不乱,不迎不苟,慎戒慎独。

“和光同尘”,是一种入世之法,并非同流合污。强调对他人有宽恕之量,对谤语有忍辱之量,对忠言有虚受之量,对事物有容纳之量。

“和光同尘”,是一种处世境界,不彰显个性,不逞强好胜,不露锋芒,与世无争。“外和内道”,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反复强调这一思想。

“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”此老子一贯之宇宙人生观,大致有三种理解。其一,智慧之人不乱说,不智之人夸夸其谈;其二,智者不妄论他人短长,说三道四者一定不是智者;其三,智者不说废话,说废话的不是智者。

“平时少言无情语,闲日多读有益书”。真正高深之道理,往往只可领悟不可言传。夸夸其谈之妙语,证明的其实是自己的无知与不智。

“不可得而亲,不可得而疏。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。不可得而贵,不可得而贱”,远离了亲疏、利害、贵贱,没有了偏私,没有了主观,平和为人,淡看人间百态,无争无怨,此老圣人所谓玄通境界,是谓至贵。如此,则离道不远了。

在这世间,有如此一种人,不露锋芒,与世无争,以平和之心面对生活之得失;不受万物纷扰,情绪稳定,即便身处闹市,亦能闹中取静;无喜无悲,无善无恶,无得无失。如此之人周身散发着生命之高度、宽度、深度和温度,每一个维度皆有无限之可能。

“诗仙”李白,在极度张扬之后,唱出了“且乐生前一杯酒,何须身后千载名”,此对生命之幡然醒悟和深刻理解;张翰,西晋文学家,有清才,善属文,放纵不拘,见祸乱方兴,以莼鲈之思为由,辞官而归,获得自由,此乃生命之旷达与不拘。

在转瞬即逝之时间洪流中,人们总是试图抓住一些永恒之物。其实,人生不过百,何必千千结。万般皆假,执念即苦。

人生是丰富多彩的,生命是多样化的。我们歌颂不朽和神奇,我们亦坦然接受平淡和平凡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